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

《懸案判決》有多少判斷是根據假設?

  英文片名:Conviction / Une intime conviction
國家:法國、比利時
片長:110分 年份:2018
IMDB:6.9 爛蕃茄:??%
發行資訊:台灣地區2019/08/09上映
相關連結:故事簡介與上映戲院查詢
一言以蔽之:張力蠻不錯,也值得思考。


《懸案判決》可以說是張力很強的法庭電影,請注意,它是法庭電影,主角都不是辦案人員,所以這不是去查案件的那種電影,重點在於手邊有的證據怎麼拿來使用、怎麼呈現可以說服陪審團的論點等等。

此外,《懸案判決》是真實事件改編,保有相當的真實感,也請不要期待成峰迴路轉,騙來騙去最後大轉折的那種燒腦神片。


它的好看,反而是在討論很實際的狀況,當一件轟動社會的事件發生時,聳動的新聞標題跟大眾先入為主的觀點,是否已經先判定了被告有沒有罪?檢警是否也有預設立場在辦案?但有沒有其他可能是我們根本沒有去思考的?當還有其他可能存在時,我們能夠理直氣壯說「一定」是怎樣嗎?

在這來來回回不斷上法庭的過程,我們觀眾可能也會從先入為主認定誰是壞蛋,漸漸開始了解,很多事情只是假設,但這些假設的影響卻很大。不是說不能假設,有時偵辦還是得從假設開始,重要的是不能只認定就是假設的這樣,還是要考量其他可能的空間。


且,我們能夠得到的資訊都是片面的,每個人的說詞也不見得百分之百正確,或者是說,每個人有自己的角度跟厲害關係,他們說出來的資訊有沒有自己的主觀判斷、或是選擇性提供部分資訊?因為不可能知道全貌,判斷多少都會有錯誤的機率,司法把預設的判斷設定在無辜,就很必要,或許會因為證據不足放走罪人,但至少減少清白的人被判刑的機會,只能取捨。

如果對這樣的探討有興趣,《懸案判決》就很適合。片中的案件並不是多複雜的案件,就是有位女子失蹤了,小三(小王)認為是丈夫下手殺人,於是找很多證人來說丈夫跟失蹤時間的可疑之處,大概就是許多證人的證詞跟一些通聯記錄,難是難在證據不夠,所以每個人的說法都有可能。
這並不是什麼高級預謀犯罪,但這就是真實世界常常遇到的狀況,《懸案判決》帶我們更全面一點去體會這整個過程中有多少的主觀和假設,有趣的不在「解謎」,而是探討一個不算複雜的狀況背後有多少因素會影響判斷。


上述的這些,《懸案判決》用一位虛構的女主角來串連,女主角本身也有自己的故事(她和兒子的關係、她的工作、和她想要追求正義的努力之間,因為她的時間有限,所以是有所衝突的),只是這個部分並沒有特別讓我感受到什麼想要傳達的,也不是那麼能夠理解女主角的心境和目的。比較大的功能是她拼命協助律師找到上法庭時可以用的素材,而這些壓力增加了和時間賽跑的緊張感。重點還是會放在法庭上,大家事後對於十年前案件的說詞和對質。女主角的故事線,似乎戲劇性調味的成份比較高(當然,這也是我個人感覺)。

總的來說,《懸案判決》和我預期的破案電影不同,但它在法庭內外探討的東西還蠻有意思,且不會因為沒有重大轉折之類的刺激就冷場,在步調和注意力的掌控上算是很成功,手法很不錯,主要就是看觀眾對題材有沒有興趣了。
 
 
火行者評分  滿分10
–商業觀眾角度

 
法庭戲  ★★★★★★★☆☆☆
演員   ★★★★★★★☆☆☆
步調張力 ★★★★★★★☆☆☆
思考空間 ★★★★★★★☆☆☆
主題呈現 ★★★★★★★☆☆☆
案件複雜 ★★★★☆☆☆☆☆☆
峰迴路轉 ★★★★☆☆☆☆☆☆
商業娛樂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懸案判決》電影預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