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8日 星期五

《夏日時光》時間與繁忙的生活會讓回憶打折扣嗎?

  英文片名:Summer Hours
國家:法國
片長:96分 年份:2014
IMDB:7.2 爛蕃茄:93%
發行資訊:台灣地區2008/07/18上映
相關連結:故事簡介與上映戲院查詢
一言以蔽之:生活化的感動


首先要感謝網友su因為《橫山家之味》〔Still Walking〕推薦了《夏日時光》,火行者才會回頭來找這部片子。

《夏日時光》和《橫山家之味》的確很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描寫家庭,都非常生活化且寫實,彷彿就在旁觀一個真正的家庭。《橫山家之味》的日本家庭,在文化上和台灣比較相近一點,或許觀眾會比較有感受,但其實看完《夏日時光》之後,火行者發現,也沒有隔閡,一樣可以和自己或身邊人的生活有連結、聯想。

在各地的子女,每年一、兩次在老母親的房子聚會,這樣的設定還不錯,如果是天天生活在一起,比較容易起磨擦,久久見一次,就像我們過年回到鄉下老人家的房子住幾天,和一些很久不見的親人續舊,房子裡熱鬧得很,因為久不見,大家也比較客套一點,不會馬上就在雞蛋裡挑骨頭,這種親人相處的方式,我們都懂的。

然而因為也是親人,彼此都了解對方,不見得完全接受,相處之間,也會有些不是那麼愉快的,我們會愛家人,並不是因為個性特別合或是有什麼樣的默契,只因為他們是家人,不論如何都會愛他們的,只是,偶爾抱怨一下比如「媽媽不了解自己做的事」「老是說些孩子不想談的話題」等等,都是很正常的,當他們真的離開人世時,卻還是會傷透了心…

電影開始沒多久,在一次的家庭聚會結束後,孩子們都離開了,留下老母親一個人,電影畫面的冷色調,讓這份熱鬧後的孤寂,變得好讓人心酸,目前為止火行者都是屬於「去拜訪」的一方,相信大部份的網友也是,我們只會看到一大群人聚在家裡的那一面,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那個家可能只有幾天是這麼熱鬧的,筵席散了之後,我們回到自己忙碌的生活,暫時不會想到留下的老人家,我們回到自己庸庸碌碌的生活,但老人家呢,就孤零零的了,或許一年的三百五十天,都在期待著子子孫孫回來看他們的這短短幾天吧,雙方的時間軸是不一樣的。

這只是電影的前半部,接下來老人家過世了,為了她的後事,三個孩子又回到老地方,這次的相聚卻已經不同。對現實面,他們也會有意見不合的地方,如何處理老人家的房子、物品,等等,細節搬出來之後,又會有一些小小的不合,每個人總是有自己的生活和利益關係,雖然是家人,但總是會有人要退讓些什麼,這一切的一切,都像及了真實的人生。

後來電影的主題轉為「遺產」,對老人家留下的房子,要如何處理?保留著,成為「家庭」的象徵中心,每年都還可以回來聚會?還是現實一點,因為許多人都在國外了,也不方便常回來,加上老人家也不在世,不再需要來看她,把房子賣掉的確是一個合理的考量。有理性面,有感性面,每個人對於遺產的意義也有不同的認知,如果真的有經歷過這一類的事情,會很能夠認同。

火行者自己的家裡就有類似的情形,奶奶在苗栗獨居(爺爺比較早過世),每年只有過年和掃墓大家會回去大房子住,台北人都只想回去幾天,趕著回來處理公事、私事…完全能理解電影中角色的做法和想法。幾年前奶奶過世了,現在房子還留著,請當地奶奶那一輩的友人幫忙照顧房子,過年時子孫都還是會回去,但和奶奶在的時候已經不同了,回去的意願也不那麼高了,每個親人對那間房子的感情也都深淺不一…。

如果你曾經失去過稍微親一點的人,在他/她過世後,會睹物思人,對「遺產」這東西有點多愁善感,那麼看起《夏日時光》會更有認同感才對。到底,「懷舊」和「向前走」之間的標準何在?這部片子,也會讓觀眾重新思考一件物品的價值。同樣的東西,用不同的角度,看起來就有不同的意義。

《夏日時光》談的主題,是沒有正確答案的主題,也許該說,答案因人而異,要在心中放多少的回憶,要花多少的心力去追求未來,這拿捏並沒有絕對,也是讓《夏日時光》寫實卻又讓人玩味的一面,喜歡思考「意義」的人,會有很多的發揮空間。

火行者好喜歡接近電影的最後,導演用了很多的時間,去拍那間房子,竟然拍出了一種讓沒有真正去過,只在電影片頭看過一家人在其中生活的火行者,都產生懷念感傷的鼻酸,或許,這些遺產,才是《夏日時光》的主角吧。

一個地方之所以有意義,都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們賦予它的,人事全非之後,那個地方也會跟著變樣了,所以,就算這間房子是《夏日時光》的主角,那麼這些角色們,仍然是它的靈魂。
 
 
火行分說  滿分10
–分說,不分說,由分說!

 
真實感 ★★★★★★★★☆☆
回憶味 ★★★★★★★★★☆
題材  ★★★★★★★★☆☆
演員  ★★★★★★★★☆☆
悶度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夏日時光》電影預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