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7日 星期日

(Netflix)《空巢之旅》父母能讓孩子離巢擁有自己的人生?

  英文片名:Otherhood
國家:英國、美國
片長:100分鐘 年份:2019
IMDB:6.1 爛蕃茄:23%
發行資訊:Netflix 已上架
相關連結:Netflix《空巢之旅》
一言以蔽之:有可預期性但仍然可以想想。


《空巢之旅》的調性算是輕鬆看看的喜劇,笑的份量相對不算多,不過步調是緊湊的,也有一些可以思考的現實內容(關於孩子離巢之後的親子關係),只是用大眾娛樂的方式呈現,算不上太深入但總是一個沒有壓力的休閒選擇。

我蠻喜歡片中的一句話,是一個母親對她在外面已經有自己一片天的兒子說的話,意思大概是「沒有我時,你也知道你是誰,但我卻要去找到沒有你時我是誰」。這句話道出了親子關係的兩方完全不同的立場。

對父母來說,孩子是生活的重心,一切都為了孩子在做,卻得要面臨孩子越來越不需要父母,也就是說父母的重要性越來越低。對孩子來說,小時候也許父母的確是自己生活的重心,但隨著長大,反而會是一直想要能越來越獨立、脫離父母,擁有自己的生活。

父母可能永遠無法把孩子當作獨立的成人來看,總會想管一下這個、唸一下那個、甚至指點一下,總是會想要涉入孩子的人生,因為過去一直就是如此,孩子後來的成長他們並沒有完全參與(在學校、在外面和朋友),他們無法理解孩子為什麼變成和以前不同了,他們認識的孩子可能還是完全依賴他們時的孩子,所以對孩子的工作、交往對象、生活方式…什麼可能都有意見。

孩子則是在家外面成長了很多,開始脫離家,想要去交朋友,也會感覺父母越來越不懂自己,需要自己的空間和隱私,父母想要參與的那份心意反而會很惱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一種狀況,父母拿著二、三十年前的舊照片,秀給別人看,說以前孩子多可愛,但當事人並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可愛,或者是說並不喜歡這種被說以前好可愛的感覺。這種落差其實就有著上述角色立場差別的成分在。(電影中也有這樣的橋段)

不是每個家庭都如此,不過可能是或多或少有一些,比重不同吧。如果你能理解這些矛盾,《空巢之旅》就是在談這個主題。它是從三位母親的角度出發,觀眾可能會因為自己身分的不同而有不同感觸,像我沒孩子,不是人母,就比較難感受父母那種想要積極「介入」的心情,但我就很能體會已經成年的孩子雖然仍然愛父母卻很不希望父母不斷出現在自己生活中各篇章的心情。

因為我是子女視角,電影前半段是三位母親很積極要把自己重新強迫放入孩子的人生中,這部分讓我看得不是很舒服,雖然三位母親的對話有些還蠻機智幽默甚至犀利,但她們的行為實在讓我很同情她們的孩子。(當媽的觀眾也許感覺會和我有所不同。)

三條故事線代表三種不同的家庭狀況,不過《空巢之旅》算是比較簡單,用幾個主要事件來帶出訊息,比如和女友求婚事件、工作的派對事件等等,過程中會有一些衝突,不過算不上是太深刻,也就是說,會有「安排」的感覺,為了要引導到某些結果而安排,後來也的確是發展出屬於電影式的好結果,走向仍然是皆大歡喜。不是說沒有點到重點,只是仍然偏向是娛樂電影只是以現實議題當題材,而不是真的要很赤裸裸把最真實的現實帶給觀眾(前幾天看了《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講的夫妻關係就是這種夠真實的形式)。


因此,《空巢之旅》有點卡在不上不下的地方,是有可以思考的空間,但最後又偏夢幻而娛樂掉了;若要說純娛樂,添加的笑料又不太夠,比較像是想輕鬆一點談嚴肅主題時用的笑料份量,而不是喜劇片的笑料份量,可是角色的討喜程度不夠,單純追求娛樂的觀眾大概不會滿足。兩個面向都有,只是沒有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用。如果要推薦的話,我會推薦本來就對這個主題有些興趣的觀眾,因為雖然沒有很深刻,總是有帶到一些狀況是可以自己再思考的;反而沒那麼推薦單純想看喜劇的觀眾,因為《空巢之旅》並沒有把親子衝突拿來玩的喜感做得很有喜感,若又對題材無感的話,看完大概就只是普普的感覺。

P.S. 英文 Otherhood 是把 Motherhood 的 M 拿掉,它的意思就是「女性的非母親身分」,可參考:https://wordspy.com/index.php?word=otherhood
 
 
火行者評分  滿分10
–商業觀眾角度

 
思考空間 ★★★★★★★☆☆☆
議題深刻 ★★★★★☆☆☆☆☆
商業娛樂 ★★★★★★☆☆☆☆
喜感   ★★★★★☆☆☆☆☆
對白設計 ★★★★★★★☆☆☆
步調   ★★★★★★★☆☆☆
可預料性 ★★★★★★★☆☆☆
角色鮮明 ★★★★★★☆☆☆☆
演員選角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空巢之旅》電影預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